绍兴市民小琴(化名)给87岁的老母亲雇了一个保姆,无意中发现对方的姓名和年龄都有假,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此事未产生不良后果,但暴露出家政市场乱象的冰山一角。
随着“三孩”政策实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家政服务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目前我市家政市场现状如何?该怎样规范发展?记者进行了调查。
信息难辨认 保姆姓名和年龄有假小琴的母亲今年87岁高龄,身体不太好,而父亲已过世,忙于工作的她,决定请保姆照顾母亲。今年4月18日,小琴通过越城区“娟娟家政”找到了一位保姆。保姆自称姓金,今年60多岁。保姆第一次进门,小琴想看一下对方的身份证。“我忘了带来。”保姆回答。看着对方朴素的着装,小琴没深究,便让她跟自己母亲住在一起。6月初的一天,小琴去看望母亲,保姆提出要去医院配药,想临时请假。“你的社保卡能不能给我看下?”小琴问。“难道你不信任我?”保姆似乎不乐意。僵持了一阵,小琴最终拿到了对方的社保卡。这一看,她顿时惊呆了。这位保姆原来姓屠,今年已70周岁,姓名和年龄跟她之前说的完全不一致。“你干吗撒谎?”小琴当场质疑,保姆支支吾吾,没有正面回答。事后,小琴果断将其辞退。“保姆提供虚假身份,可能是担心自己年龄偏大,不好找工作,但姓名和年龄都造假,为人不诚实,无法让人信任。”小琴说。虽然这件事对她家没造成不良后果,但家政市场存在的此类乱象,值得社会关注。
采访时,保姆屠阿姨否认自己提供假姓名和年龄。“娟娟家政”负责人朱女士说,屠阿姨是嵊州人,以前曾要求她提供身份证,但她说在家里没拿来。后来给她介绍过一次业务,雇主没提出疑问,也没把身份信息核验一事放在心上。不过,没有核验保姆身份信息,让雇主感到不舒服,确实工作没做到位。
其实,类似保姆让雇主“不舒心”的事件屡见不鲜。2015年,一段《绍兴嵊州崇仁保姆虐待9个月大女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传得火热。视频中保姆有虐婴的行为,如打骂孩子,甚至对着婴儿的嘴咳嗽、吐痰。经嵊州警方调解,当事保姆向雇主写了认错书。雇主辞退保姆,不追究对方责任。
越城区李大爷(化名)的老伴去世后,找了个住家保姆。2019年,年过百岁的李大爷瞒着子女,与保姆登记结婚。但婚后不久,李大爷觉得被保姆“骗得好惨”,生活起居上保姆没以前尽心尽力,还经常要求他把房子过户给对方。李大爷要求离婚,保姆不同意。李大爷向法院起诉离婚。经法院调解,双方同意离婚,而李大爷向保姆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
供需不平衡 雇主和保姆都喊“难”绍兴越城区府横街一带的弄堂里,挂着店招的“家政服务社”鳞次栉比。这些店家提供二手房、保姆、婚姻等多方面的信息中介服务。服务社规模都很小,民房里摆上一张桌子和几张沙发,就是营业场所。除了店主,一些店里还坐着等待雇主的保姆。
记者现场采访得知,这些保姆大多60岁上下,以本地农村人为主。 “他们有健康证吗?”记者问。店主回答:“会有的,你需要的话,可以安排体检。”对于上岗证,店主表示:“我们这里的保姆有多年经验,很会照顾小孩和老人。”记者又咨询:如果家里有老人想做保姆,需要办理什么手续?“最好把人带过来,让我看下,年龄大点没关系,关键得会干活,其他的都没关系。”一位店主说。
调查显示,想做保姆的人就业机会很多,背后凸显的是“保姆荒”。业内人士说,这些年来,家政市场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特别是陪伴老人、育儿嫂等需求旺盛,但愿意从事保姆行当的人数偏少,有技能、有文化的更少。家政市场呈两极分化:好保姆难寻,而年龄偏大、技能差的保姆市场上很多。
虽然保姆缺,但有的雇主对保姆也很挑剔。市民陈女士说,一年之内,她换了12个月子保姆。服务最短的,只有一个晚上。那晚,她儿子睡觉不安稳,经常哭闹。第二天,保姆就说吃不消。但大多数保姆是陈女士解雇的。有个嵊州来的保姆,家务能力一般,连粥都烧不好;还有个保姆太讲原则,没约定过的事,坚决不做。陈女士都没能忍下去,辞退了。
一些雇主表示,他们想找个合适的保姆,长期合作,但好保姆太难找。市民程女士说,她也换过不少保姆,原因多种多样:有的太懒惰,没事就玩手机,对照顾的宝宝不利;有的不讲卫生,让人不舒服;还有的喜欢在家里翻东西,让人不放心。
雇主挑保姆,保姆也挑雇主。保姆钱女士说,有些雇主太挑剔,保姆进门后成了“万金油”。有次她去雇主家做月嫂,但雇主还要她洗老人的衣服,而这并不在合同范围内。其实,偶尔一次还行,但不能长期使唤,她最后炒了雇主。“喜欢指挥人的雇主,我坚决不去。”今年40多岁的保姆顾女士说。
准入低门槛 信用监管没落实目前,我市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人员用工模式,主要有员工制、管理制和中介制三种。员工制即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工资由家政服务机构发放;管理制即家政人员向家政服务机构交纳管理费,家政服务机构介绍业务,不收取中介费,双方无劳动关系;中介制即家政服务机构介绍业务,收取介绍费。据了解,中介制是最普遍的模式,家政服务机构只介绍业务,对家政人员缺少统一的服务标准和管理制度。“这种用工模式不规范,是家政市场混乱原因之一。”业内人士说。
准入门槛低,是家政市场混乱的另一原因。家政服务行业由商务部门主管,但市商务局有关人士说,家政服务行业的准入门槛低,成立家政服务机构不需要特别的审批,只需办理营业执照即可;家政服务企业注册或注销,也不需要审批。
接近零门槛准入,催生家政服务机构遍地开花。截至目前,越城区有家政企业或服务机构1624家,其中个体户622家,其他家政公司其实规模也很小。去年,我市商务、发改等部门联合启动家政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对家政人员身份信息、健康信息、犯罪背景等进行核实监管。然而,家政服务机构对此响应并不积极,截至目前加入到该信用体系的才24家。
“对未加入的家政服务机构,目前没办法干涉。特别是‘夫妻’店、‘姐妹店’等个体经营者未纳入管理,连从业人员身份信息都无法掌握。”有关人士透露。
虽然我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已出台行业标准,对哪些人禁入、家政服务机构的职责等方面有规定,但非强制性的行业标准,执行效果很不理想。家政服务质量好坏,主要取决于经营者的自觉性。“家政市场混乱,亟待规范发展。”业内人士说。
行业多利好 多管齐下规范运行随着“三孩”政策实施以及人口老龄化,家政服务行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期”。然而,行业乱象积重难返,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治理,让雇主与保姆的权益都有保障。出台地方标准,建立监管平台,推行信用等级评定。绍兴舒美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华建议,破解行业乱象,首先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目前绍兴行业协会出台的服务标准,约束力不强,需要从政府层面明确;其次,建立监管平台,把家政公司纳入平台管理,登记家政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职业技能、服务等级等内容,对不纳入的列入“黑名单”;推行家政企业信用等级化评定,并对等级评定结果予以公开,通过群众监督与评价,促进家政市场规范发展。
家政市场前景广阔,规范发展迫在眉睫。浙江树人大学家政研究中心主任朱红缨建议,从供给侧入手,政府要引导企业发展,对市场进行细分,设计不同的产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要,逐渐培育家政品牌,形成“拳头产品”。其次要加大政策扶持,包括税费政策优惠和做好从业人员培训。从完善职业技能、守护信用记录等方面着手培养“家政工匠”,让家政从业人员有职业荣誉感,吸引年轻人加入这一朝阳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