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大幅提升,家政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家政人要学习法律知识,维护好合法权益。
一、家政服务员应增强法律意识
1、法律的定义
法律是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2、家政服务员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
有利于正确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
有利于正确维护自己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有利于正确约束自己,依法办事,避免违法。
二、家政服务员应掌握的法律知识
1、《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被称为法律的法律,是制定其它法律法规的基础。
《宪法》规定了国家最根本的制度、原则等内容,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学习《宪法》应重点掌握:
尊重用户的宗教信仰自由
尊重用户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
尊重用户的婚姻家庭
尊重用户的财产权
尊重用户家庭成员的人身权利
2、《妇女权益保障法》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尊重和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该法规定男女平等,妇女享有同男子一样平等的权益。妇女的政治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劳动的权利、婚姻家庭的权利、人身自由的权利等受法律保护。
学习《妇女权益保障法》应重点掌握:
女性家政服务员要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洁身自爱,对用户的不正当要求严词拒绝,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服务中要尊重妇女的权益,维护好家庭的和睦与稳定,不非议和插足用户的家庭矛盾。
3、《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
年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有劳动的权利。未成年人由于身体、智力还没有发育成熟,社会阅历少,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弱势地位,《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有关法律规定了对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措施。
应重点学习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
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
主要权利有:人身财产安全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损害求偿权、受尊重权、结社权、获得有关知识权和监督权。服务员在代替用户采购和消费,要特别注意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
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应重点掌握:
为用户购物应该索要发票
购物时要避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
因接受服务或购买商品时,受到侵害可以要求侵害方赔偿
5、《食品卫生法》
《食品卫生法》是保证食品卫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人民体质的法律。
该法主要是针对从事食品卫生经营的单位和个人。
家政服务员在为用户准备饭菜、购买日常消费品时,应参照有关规定。
学习《食品卫生法》应做重点掌握:
保持个人卫生、环境卫生
不用变质原料和过期食品做饭菜
餐具保持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