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月12日讯 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生活现代化等趋势的发展,居民对家政行业的需求越来越多,家政行业的消费正在成为服务消费的新增长点。与快速增长的家庭服务需求相比家庭服务有效供给不足,家庭服务市场存在秩序混乱、服务欺诈和劳务纠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家庭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今年两会,青岛市政协委员、山东紫荆医疗护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向峰建议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加快完善家庭服务业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
“我举一个案例,青岛某陪护公司签订劳务协议的护工小王,在岗期间与另外一名护工小郑起冲突,推搡中小王护工倒地轻度脑震荡,家政公司第一时间出面处理协助办理检查手续。出院后,小郑赔偿小王人民币五万元,之后,小王去当地劳动监察部门申请认定与家政公司的劳动关系,以备下一步申请工伤认定领补偿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依据《劳动法》判定此小王与家政公司已形成劳动关系,目前家政公司正在上诉中。” 青岛市政协委员林向峰表示,家政行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服务消费、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就业和缓解家庭,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对于家政人员来说,职业化的地位和意识不强。家政人员权益没有保障,社会地位不高,技能提升的路径也不够多。
而对于家政公司来说,行业低利润促使经营模式依旧以中介制为主,在法律地位上缺乏有力的保护。拿我们青岛来说,虽然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家庭服务业政策,包括一些提质扩容的举措,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给家政公司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支撑。
他建议从制度供给的角度,加快完善家庭服务业法律法规体系,促进家庭服务业规范健康发展。聘请家政服务业法律专家组成家政企业维权小组(顾问)。
以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为发起人,调研各家政公司需求,人社局、商务局参与,成立领导小组,从家政人的需求入手,申请法律保障,推动家政地方性法规。
除此之外,市政协委员林向峰还建议定期组织家政行业法律法规培训,“国家已把家政行业定为生活型的服务业,又是一个民生行业,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所以建立家政地方性法规对家政企业的规范发展会起到保护及引导作用,把家政人员在这个行业的责任、取得的地位、权利的保障,应该尽的义务,做很明确的规定。从法律上把家政公司与家政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明确界定。对用户的权利和义务也都做明确的规定。”
信网记者 顾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