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积极探索外贸发展新模式新路径,通过推进政策、载体、要素三位一体的系统性开放创新,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增强外贸发展的内生动力,助力我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主要做法
(一)发布多层次开放政策。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聚焦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会议会展、文化旅游、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先后出台了以《西安浐灞生态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统领,以《西安浐灞生态区支持总部企业发展若干政策》、《西安浐灞生态区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西安浐灞生态区数字经济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为配套支撑的“1+N”开放政策体系,助力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文交流、特色会展功能聚集区。
(二)打造多元化开放载体。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搭建了“园区+平台+场馆”的开放载体体系,着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园区方面,建设了丝路会展、跨境电商、数字商贸等专业化产业园,引进专业运营机构和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发展指导和市场化的培育服务,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平台方面,打造西安“一带一路”国际商务中心,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动态、项目投资、产品贸易、技术交流等专业外经贸综合服务,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与人文交流。场馆方面,设立中亚国家商品馆,主要展示销售中亚五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5000多种进口商品,同时特设陕西、新疆、台湾等区域的名优特产出口商品展示区,打造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新窗口。
(三)汇聚多维度开放要素。促进人员流通。设立西安签证申请中心,受理包括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匈牙利、西班牙等21国签证业务,提供高效便利的“一站式”办理服务。推动物流畅通。设立西安国际会展公用型保税仓,用于存放海关批准的货物和商品,开展保税仓储、物流分拨等国际贸易业务,探索“保税+会展”“保税+新零售”“保税仓+直播”等“保税+”经济模式,着力打造“自贸+会展+保税”新发展模式。助力资金融通。搭建“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以跨境人民币结算为核心,创新“互联网+跨境人民币”新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出口贴现、打包贷款等10余种贸易融资产品和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形成服务多品种、交易速达成、本币好结算、交易省费率、结算全介入的“多、快、好、省、全”单一窗口综合服务。
二、实践效果
(一)开放活力加速释放。截至目前,西安浐灞生态区功能区已聚集外贸企业近百家,今年1-7月,进出口贸易总额达4.9亿元,增速199%,增速居全省开发区第一名。跨境电商产业园吸引40余家国际、国内电商企业入驻,签约重点招商项目14个,涉及医疗卫生、现代商贸、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等多个产业类别,总投资达138.5亿元,外贸企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
(二)开放效应逐步凸显。今年以来,浐灞生态区功能区累计举办各类展会活动83场,其中以中国-中亚峰会为代表的国际会议活动10场,以中国(陕西)进出口商品展为代表的国际展览活动15场,吸引境内外观众143万人次,现场成交额86亿元,现场签约额135亿元,为推动国际对话、投资贸易、人文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开放水平显著提升。西安签证申请中心年办理出国人员签证30万人次,极大提高了人员出入境便利化水平,已成为全省及周边省份签证业务服务“总窗口”。西安国际会展公用型保税仓已实现进出口外贸额约5600万元,“保税+”经济模式探索初见成效。“通丝路”平台累计入驻企业380家,累计交易额5839万元,为小微企业走出去搭建起一条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浐灞功能区将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推进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助力我省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