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专栏>陕西省应对贸易摩擦工作站 > 法律服务
企业应警惕商标海外抢注
时间:2022-11-21
来源:西北政法大学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扫一扫:分享至微信 X

        通常意义上,商标是用以识别和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标志。但对企业来说,商标不仅作为商品的区别性标志发挥作用,更是一个企业自身形象和信誉的集中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商业价值。

        近年来,我国企业快速发展,不断走向国外市场。然而,由于商标权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的疏忽,近年来我国企业商标在国外被抢注的情况时有发生。企业商标一旦被抢注,企业将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维权,也会很大程度阻碍企业发展。因此,我国企业应警惕商标被抢注,提前为海外发展做好准备。

        一、商标海外抢注出现的原因

        1.商标权具有地域性特征

        地域性是商标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商标权的保护要受到地域范围的限制,在某个国家已经获得注册的商标仅仅在该国受到保护。这就意味着,我国企业的商标想要在国外也受到保护,就必须按照其他国家的法律,在相应国家取得商标注册。商标权的地域性特征给商标海外抢注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许多个人和企业针对商标权这一特点,在本国抢注他国企业商标,为自己创造不正当利益。

        2.企业海外商标保护意识欠缺

        企业自身海外商标保护意识的欠缺是商标海外抢注频频出现的重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各国关于商标注册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以及国内外信息获取上的不便,企业需要花费额外的费用和时间进行商标注册和监测商标海外抢注情况。许多企业认为这样费时费力,便放弃了对自身商标的保护。另一方面,由于很多企业都是在国内获得一定发展后才想着开拓外国市场,往往在早期忽略了海外商标的保护,认为自己不会或短时间内不会向海外发展。但一旦当企业想向海外发展时,就会发现商标已经被抢注,企业发展面临巨大阻碍。

        3.中国品牌实力增强,抢注商标有利可图

        随着我国企业自身产品力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企业“走出去”的鼓励和政策支持,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品牌价值不断提升。一方面,抢注商标能够获得巨大利益。一些职业抢注人通过抢注商标与我国企业进行谈判,要求企业支付高额价金购回商标。企业往往由于对其他国家法律规则不了解,以及诉讼程序费时费力,会选择出资购回商标。另一方面,海外同类竞争企业也借此方式以阻止和延缓我国企业进入当地市场,通过限制我国企业与其竞争,保护自己的市场份额。

        二、商标海外抢注对企业的影响

        商标在外国被抢注后,抢注企业就不得在该国使用此商标,否则将构成侵权。企业只能通过高价购回或使用法律手段维权。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企业都将花费大量的金钱和时间来处理。高价购回可能需要与抢注者经过多次协商谈判,最终支付一笔不小的价金。而运用法律手段提起诉讼则需要支付相应的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并且耗时较长。较长的维权过程既会推迟我国企业产品进入海外市场的时间,甚至错失商业机会,同时也会打击企业海外发展的信心。我国知名老字号“狗不理”在日本遭到抢注,经过十年努力才夺回商标;“海信”在德国遭到抢注,花费五年时间才夺回商标。虽然最后维权成功,但两家企业在此期间也丧失了多年的海外市场。

        此外,一些假冒伪劣或类似商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会影响我国企业在当地的产品信誉。一些不法分子就通过购买低价劣质产品,贴上中国知名品牌的商标标识,假冒正品的方式,从中获取不正当利益。而一些企业则是利用类似商标产品混淆消费者。由于我国企业在商标尚未得到注册,无法对假冒伪劣或类似商标产品进行有力制约,导致企业在当地的产品信誉降低,最终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最坏的结果则是维权失利,企业不得不放弃目标市场或更换商标,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2001年,联想企业开始向海外发展,却发现联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注册过商标,行业遍及娱乐、汽车等。2003年,联想无奈之下,宣布花费巨资更换商标,将“Legend”改为“lenovo”。虽然联想企业如今依靠自身产品力发展迅速,但在商标更改之初企业也承受了很大损失和压力。

        三、我国企业应对商标海外抢注的建议

        应对我国企业商标遭遇海外抢注这一问题,企业首先应当明确一个重要理念,即“想要做好商标保护,提前预防比事后处理更关键”。在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前,就应考虑可能会进入的市场和行业,提前进行商标注册或者信息监控,这样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提前进行商标海外布局,做好商标国际注册

        目前企业进行商标国际注册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单一国家注册、区域注册、和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

        单一国家注册,是指根据各国法律,分别向不同国家的商标管理机构申请商标注册。区域注册,是指向某一区域的商标管理机构申请商标注册,目前主要适用于欧盟商标注册和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商标注册。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是指根据《马德里协定》或《马德里议定书》的规定,在马德里联盟成员国间进行的商标注册。

        在以上三种方式中,更建议使用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首先,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覆盖范围最广。马德里联盟目前共有108个缔约方,覆盖124个国家,涵盖世界人口数量的70%,占世界贸易量的80%,像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新加坡、巴基斯坦、乌克兰等主要国家都属于马德里联盟,可以基本满足我国企业贸易往来的需求。其次,手续方便快捷、费用相对低廉也是这一方式的优点。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缔约方进行商标海外布局,以我国申请人为例,申请人只需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提交一份国际注册申请,缴纳一笔基础注册费和缔约方规费,就能将自己的商标在马德里联盟中多个国家同时寻求保护。此外,申请人还可通过中国商标网进行网上申请办理。

        2.进行国外市场监控,及时了解商标注册信息。

        我国企业应密切关注海外商标公告信息,特别是针对企业将要重点发展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委托专业机构对此进行监控。一旦企业发现有相同或近似商标在国外申请注册,在异议公告期内应及时向有关国家商标管理机构提出异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维权成本和损失。

        3.收集保存相关证据,积极维护企业权利

        如若企业商标已经被抢注,企业则只能通过谈判购回或通过法律手段申请商标注册无效或撤销,此时证据的作用十分重要。无论是与抢注商标者进行谈判或者运用法律手段维权,企业都一定要提前对相关证据进行收集和保存,包括企业自身使用商标的证据、商标知名度的证据以及他人恶意抢注的证据,在维权过程中用好“商标知名度延伸”。证据材料的丰富会使我国企业在谈判和诉讼过程中更有底气,也能有效提高企业成功维权的可能性。

        另外,联想企业2003年更换“Legend”为“Lenovo”的成功做法也为我国企业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企业在权衡利弊后,如确实认为商标找回的可能性太小或者所花费成本太高,企业也可以主动更换商标,以自身产品力赢得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张跃.中国商标海外遭抢注分析[J].中华商标,2017,(04):73-77.

        [2] 吴莉莉.浅析中国知名商标海外维权案[J].法制博览,2016,(04):247.

        [3] 王合锋,薛友飞.中国商标海外被频频抢注的原因和应对策略——从“洋河”商标泰国抢注异议案说起[J].中华商标,2017,(06):23-25.

        [4] 杨玉婷.谈我国商标域外被抢注的对策与风险规避[J].对外经贸,2017,(04):120-121+140.

        [5] 徐红星.在海外商标维权中巧用商标知名度延伸[J].中华商标,2021(01):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