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早到菜市场选购好新鲜食材,39岁的家政员张文英随即赶到颍上县解放南路某小区的雇主王莉家中,择菜、烹炒、炖汤……一番有条不紊的操作后,6荤6素2汤的丰盛菜肴端上餐桌。 “跟文英认识很多年了,最初只是请她来家里做钟点保洁,现在家里请客也会找她。”当天,王莉和亲友在家中聚会,有家政员的专业帮助,备餐洗刷的事情让她非常省心,她也得以与亲友更轻松欢聚。 雇主的信任,让张文英不愁“工单”并拥有近万元的月收入。“家政行业是常学常新。”张文英说,因此,她坚持定期参加再培训,及时掌握最新技能。不久前,她还参加了收纳与保洁专业技能培训,学到的知识在从事家政服务中,能够提高效率,提升品质。 张文英工作、生活的状态与我市正在实施的暖民心行动之一——放心家政分不开。今年以来,聚焦家政这一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突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主线,全市商务部门通过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视频同步直播授课等形式,为有意愿从事家政服务的劳动者提供以职业道德、服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为有意愿提升技能的家政从业人员提供再培训。截至目前,已完成培训7.65万人次,完成目标进度114.2%;新增家政人员1.45万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9家,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县级覆盖率达到100%。 通过培训提升家政人员职业技能的同时,我市商务部门还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家政行业竞争力。围绕“阜大姐”品牌,我市搭建了放心家政公共服务平台,打造阜阳家政行业的“淘宝”,实现家政资源向平台集聚,助力家政企业进社区、进物业、进农贸市场、进便民服务中心,让群众享受一站式家政服务。与此同时,积极扩大“阜大姐”品牌影响力,开展家政服务劳务输出,引导和组织家政服务开展跨地区交流合作,既服务阜阳当地,又拓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市场。 为让市场放心、市民安心,今年以来,我市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积极推行“一人一码(牌)”,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家政服务人员从此有了“行业身份证”。目前,我市已有40家家政企业完成企业信息录入,9662名家政从业人员完成人员信息录入——通过扫描家政从业人员信用查询证书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可以清楚地查询家政员的年龄、服务年限、红黑名单、服务内容、服务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等,接受家政服务更加放心。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质量、高素质的家政人员供不应求。”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关注家政市场,2023年计划培训7.4万人次家政服务人员,更好为阜阳家政行业发展添砖加瓦。
2022-12-15来源:阜阳日报培育家政行业领跑者 赋能行业加快发展 ——我省第二期“未来新徽商”家政特训营成功举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育打造家政行业“两高人才”,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领跑暖民心“放心家政”行动提质增效,在省就业局支持下,结合安徽省“创业江淮•未来新徽商”行动计划,第二期家政特训营创业者班,11月23—29日在上海开营,来自全省的35名成长型家政企业创业者参加培训。 培训课程以“提升领导力、增强竞争力、促进融通发展”为目标,课程内容分为解读政策、商业模式、家政进社区、人才培育、思维创新、案例分享六大模块。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课程进行专题学习。 邀请业务主管部门相关负责同志、行业协会会长、家政领跑示范企业、企业经营管理专家等,围绕对标党的二十大有关民生新要求,紧扣家政商业模式设计、企业数字化营销方法、家政人才培养、家政进社区等热议话题,采用“课堂讲授+互动研讨+外出参访”相结合的方式与学员面对面交流分享传授,一对一进行企业“把脉”问诊,转变学员创业创新思维,开阔眼界视野,在服务大局下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家政特训营是加强家政领军人才培养,培育孵化更多的行业“领跑者”,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需求,是加快行业提质增效,满足家政服务民生需要,助力乡村振兴实际行动。
2022-12-13来源:安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劳动报讯(劳动报首席记者 李嘉宝) 由静安区总工会主办,芷江西路街道总工会、静安区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承办的“稳就业、促发展”——2022年静安区首届家政服务业职工技能竞赛决赛日前在上海火车头体育场羽毛球馆举行。历经初赛选拔,来自全区10个参赛队的40名选手从近百名报名选手中脱颖而出,向冠军发起冲刺。 正式开赛前,组委会对参赛场地进行了精心布置,并组织选手进行了抽签。随着比赛正式鸣锣开赛,决赛圈参赛选手以饱满热情投入家庭老人护理、家庭母婴护理、家庭水果拼盘、家庭收纳整理四个大项八个小项的激烈比赛中。历经4个多小时的紧张角逐,24名选手分别摘取四项赛事的前三名。总裁判长李关华宣布比赛成绩和获奖名单。 静安区首届家政服务业职工技能竞赛的举办,旨在进一步提高静安区家政从业人员服务技能水平,培养和选拔优秀家政服务业技能人才,更好助力“国际静安”建设。大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赛促学,以赛促练,进一步激发了静安区家政服务行业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技能的热情,也推动了静安区家政行业工会联合会在建起来后快速转起来、活起来,为提升静安区家政服务行业职工技能素质、增强静安家政服务行业发展能力、打响静安家政服务品牌而积极发挥作用。 静安区总工会副主席黄亚芳,芷江西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总工会主席李斌等参加了活动。
2022-12-12来源:劳动报“放心的阿姨去哪找?”、“新保姆干这一行多久了?”……想要找个称心的阿姨、月嫂,这一连串的问题,难住了不少市民。记者从广东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的《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简称《草案修改稿》)中注意到,为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维护家政服务各方合法权益,广东省计划建设全省统一的“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记录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以及信用、评价和在粤居住信息。并由该平台生成“家政服务码”,鼓励家政服务机构、服务人员主动向消费者“亮码”,让更多优质家政服务惠及千家万户。 阿姨服务好不好?信用高不高? 看看家政服务码,就一目了然 煮饭、搞卫生、照护老人小孩……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这些家政服务早已经悄然走进了不少市民的日常生活。 为了能够让消费者能够更直接了解“阿姨”服务水平,《草案修改稿》提出,广东省将依托数字政府支撑能力和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省统一的“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发布国家和省有关促进、规范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相关标准、合同示范文本等信息,归集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信用信息和在粤居住登记信息,并依法为公众提供查询等公共服务。 同时,该平台还将根据档案信息,为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人员生成“家政服务码”。家政服务人员应当向消费者主动“亮码”。消费者可以扫码查看详细信息,从而更放心地享受家政服务。此外,记者了解到,该平台还具备家政超市功能,家政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运营管理功能,消费者可以在家政超市选择企业在线下单,或者提交服务需求,由家政服务企业在线抢单。 广东省还将对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实行评价制度,探索建立家政服务消费者评价制度。家政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服务经历、服务评价等跟踪评价档案。支持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服务消费者之间相互进行客观评价,为消费者和家政服务人员双向选择提供参考。 不建评价档案、不处理投诉 家政企业最高将处以2万罚款 《草案修改稿》还对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以及消费者的规范做了详细的约束。 其中,家政服务人员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按照家政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服务,不得隐瞒与所提供家政服务有重大影响的背景情况和健康状况等行为。 家政服务消费者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和工作条件,并告知与家政服务相关的个性化需求,保证家政服务人员必要的休息时间,按时足额支付服务报酬。家政服务对象患有传染病、精神障碍或者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影响家政服务人员身心健康或者家政服务工作质量的,也应如实告知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 除了依法核实消费者、家政服务人员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之外,家政服务机构不得有发布虚假广告或者隐瞒真实信息误导家政服务消费者、利用家政服务之便强行向家政服务消费者推销商品,或扣押、拖欠家政服务人员工资或者收取高额管理费。 此外,家政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服务经历、服务评价等跟踪评价档案,并建立方便、快捷的家政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服务电话、投诉渠道等,依法处理家政服务投诉。若未按照规定建立家政服务人员跟踪评价档案、处理投诉且拒不改正的,最高将被罚款2万元。 办居住证有“绿色通道” “阿姨”们有望享受政策“大礼包” 有了完善的支撑体系和行业规范,更要为家政服务从业者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留住优秀的家政服务从业者。《草案修改稿》中专门就为家政服务从业者购买保险、办理居住证等方面做了相应规定。 《草案修改稿》要求,员工制家政企业应当依法为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家政服务人员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鼓励灵活就业的家政人员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或者城乡居民社会保险。 公安机关或者乡镇、街道承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机构,对持有家政服务码居住半年以上,并依托“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共享信息确认通过的家政服务人员,申请办理居住证时,可以免予其提供常住地址相关证明材料。 (记者:贾政;编辑:张宇)
2022-12-09来源:广州日报今年来,岳西县放心家政以“提质扩容”为主线,努力构建“请得到、用得起、放心用”的家政服务市场,让家政服务消费更放心、更舒心、更省心。 岳西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听取放心家政行动情况汇报,成立由县委常委任班长、县妇联牵头、15个成员单位参加的放心家政行动工作专班,负责统筹推进全县放心家政行动,协调解决行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召开座谈会、工作推进会、督查调度推进放心家政政工作。县妇联作为牵头单位,分别到县经开区、天堂镇、温泉镇等20多家政企业调研,征求市场主体意见与建议,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考察学习等形式,结合岳西实际,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制定《岳西县放心家政行动方案》。 岳西县2022年家政服务培训任务数2660人次,实际培训3192人,完成率为120%,其中回炉培训1600人;培育岳西县洪博家政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完成率100%;新增家政从业人员530人,实际新增779人,完成率为146.98%,且已录入国家商务平台。在已有天鹅科技实业、皖嫂家政2家家政类技能评价企业基础上,又新增岳西县技工学校家政类技能评价技工学校1所,可开展初级工到高级工的评价工作;安徽省盛岳保安服务集团成立安徽省岳嫂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开启岳西国企领航家政服务新模式。 岳西县放心家政培训任务主要由县人社局、县民政局、县文旅体局、县妇联等7个部门牵头完成。县人社局完成家政类培训1219人次,且全部录入安徽职业技能培训信息管理系统,工种覆盖家政服务员、保育员、母婴护理等;县民政局完成全县养老机构负责人、护理员、食品安全员培训200余人次;县文旅体局完成农家乐民宿培训170人次,全县分成6大片区“送教上门”;县教育局将放心家作与党总支书记领办的社会培训项目相结合,由安庆大别山科技学校培训147人次;岳西县妇幼保健院以孕妇学校为依托,推出线上+线下科普课堂;县总工会联合岳西皖嫂开展家政技能培训100人,帮助下岗失业职工实现培训后转移再就业;县商务局、县妇联联合乡镇举办“放心家政”视频线上培训三场1000多人次。 该县建立家政服务“政府、部门、企业”三方责任体系,落实政府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岳西县放心家政行动方案》列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明确时限要求、牵头单位、责任单位,紧盯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各成员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保证规定内容做到位,自选内容出特色。放心家政专班办公室牵头做好日常督促检查,定期调度通报。 该县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发放宣传单页、制作展板、滚动字幕等传统形式+短视频、说快板、微动漫等新媒体相结合形式,在岳西融媒、岳西女性公众号等平台推出一批易传播、快传播的融媒产品,提升群众对放心家政行动知晓度;注重对放心家政行动推进中优秀企业、优秀员工、优秀技能人员、放心家政行动政策的推介宣传,打造“皖嫂家政”“岳嫂家政”“洪博家政”等本地家政特色品牌,提升群众的满意度,推动全县家政行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岳西县代表队在第三届全省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安庆选拔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单项技能家政服务工种、养老护理工种、育婴员工种分别荣获第一、二、三名佳绩,充分展现岳西家政培训成果和从业人员的职业风采。(闵琼梅)
2022-12-08来源:中安在线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家政技能人才队伍,带动更多妇女群众实现就业的目标,推动茂南区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11月29日下午,茂名市茂南区总工会携手茂名市虹祥家政公司举办的2022年公益性“南粤家政”职业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总工会主席崔晓玲参加开班仪式,并作动员讲话。 崔晓玲表示,家政服务既是朝阳产业,也是爱心工程、民生工程,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茂南区总工会对家政服务行业工作十分重视,始终坚持把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作为“提技能、促就业”的中心工作来抓。 崔晓玲鼓励学员要树立从事家政服务业的勇气,增强做一名优秀的家政服务员的信心,珍惜学习机会,学有所得,学有所成,以每个人的优质服务、规范工作推动我区家政服务行业提质扩容。 据了解,这次培训班采取“订单式”培训+就业的培训模式,由茂南区总工会出资3万元,指定茂名市虹祥家政公司为30名下岗失业职工免费提供技能培训,并推荐就业。 (编辑:邓佩莹)
2022-12-07来源:茂名市总工会让家政服务找得省心用着安心 合肥市加快推进放心家政行动 家政服务,一头连着民生需求,一头连着就业创业。放心家政行动是“十项暖民心”行动之一。今年,合肥市积极推进放心家政行动,着力破解市民对家政服务“不满意、不放心、不好找、不省心”问题,构建“请得到、用得起、放心用”的家政服务市场,为民生提质、为幸福“加码”。 纾解民忧 放心家政进社区 “以前,想找个保洁员,但不知去哪找。自从社区引进了一家家政企业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12月2日,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家家景园社区居民解冬梅说。 解冬梅所说的这家家政企业是合肥市万家家政家家景园社区店。该家政企业入驻社区后,在家家景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开辟了一个“一站式”窗口,业务内容涵盖家政保洁、母婴护理、电器维修、服装干洗、换锁配钥匙等。 “我们引入家政企业后,居民获得了专业化、精细化的家政,进一步拓宽了服务领域,延伸了服务触角。同时,加强对入驻家政企业的跟踪管理,切实保障服务质量。目前,该家政企业所提供的家政服务已覆盖辖区近八成居民。”家家景园社区党委委员张宇说。 为整合资源优势,推动家政行业多元化发展,市商务局结合目前正在进行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在合肥家服平台设置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导航,在建华、方兴等试点社区建立了家政服务网点,并引导家政企业入驻社区“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建设、“春风行动”专场公益招聘等。 提质扩容 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生儿黄疸如何护理?新生儿的正确抱姿是什么?……12月2日上午,在安徽同舟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培训室内,同舟家政母婴护理员施祖琳正和其他学员一起学习育婴师职业技能规范。 此次的培训对于施祖琳而言,是一次提升技能水平的好机会。“现在不仅要实操过硬,理论知识也要跟得上。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能考取高级育婴师资格证。”施祖琳说。 同舟家政总经理潘孝杰介绍,同舟家政常态化开展“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岗前培训37期1754人次,“回炉”培训32期1691人次。 “在日常经营中,公司把握市场新需求,形成了‘招聘+培训+就业+员工制保障+回炉’的闭环服务模式;实行家政从业人员‘一人一证(码)’,加强与楼宇物业、街道社区的合作交流,着力打造‘技能培训+推荐就业+家政服务’全链条社区服务体系。”潘孝杰告诉记者,目前,同舟家政已入驻庐阳区部分社区,今后将不断拓展延伸服务网络。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推进放心家政行动,努力推动家政行业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截至10月底,已培训家政服务人员9万多人次,发放家政服务证4000余张,新增8家员工制家政企业。合肥家服平台入驻保洁、养老、月嫂、育婴师等家政企业达175家。(谢芸)
2022-12-06来源:合肥市人民政府“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积极破解家政服务“不放心、不好找、不省心”等问题,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家政服务队伍。近日,徐桥镇妇联开展放心家政宣传。 “我上次在新丰村参加了家政服务培训,觉得挺好的,也学了很多,培训以后也多项技能。” 创业村孟阳梅笑着说。 此次宣传,主要通过发放宣传单页、讲解政策、答疑释惑等形式,提升群众对“暖民心行动—放心家政”政策知晓度,现场面对面、心贴心讲解,真真切切让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色更足。 据悉,徐桥镇妇联积极与太湖县青文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已开展“岗前”培训和“回炉”培训,重在提升妇女家政技能水平、就业指导,参加培训妇女超500人次。下一步,徐桥镇妇联将继续深化“标准化培训、稳定性输出、跟踪式管理”服务模式,不断提升家政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
2022-12-05来源:随着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今年来,徽州区聚焦家政服务“不满意”“不好找”“不放心”“不省心”等突出问题,深入实施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不断推动家政服务提质扩容,助力全区家政服务朝着专业化、规范化、系统化、体面化发展。 注重主体培育,让家政力量更充足。在对区内现有家政服务企业全面走访的基础上,有针对做好中介制企业向员工制企业转型的培育工作。积极鼓励企业拓展家政服务范围,壮大人员队伍,目前区内共有家政服务企业9家,家政服务个体户19家,顺利引进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1家。 注重家政培训,让家政服务更专业。围绕当前家政市场需求量大的“一老一小”母婴护理、养老护理两个方面,联合区人社局等部门开展家政人员技能培训和从业人员回炉培训,不断提升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家政从业人员培训1149人次,新增家政从业人员377人。此外,全面压实家政服务企业的培训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各企业已自行组织开展相关培训360余人次。 注重选树典型,让家政从业更体面。从区内现有的家政服务企业中,择优推荐7家群众好评度高的企业入选《黄山市放心家政便民信息联系名册》,方便消费者快速选择称心的家政服务企业。1名选手在市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获三等奖,1名家政从业人员获市商务局表彰“黄山市优秀家政服务人员”称号。 注重诚信建设,让家政市场更规范。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结合“回炉培训”同步组织审核比对从业人员信息录入,共完成225名家政服务人员信息录入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归集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推行实名制“一人一码”上岗,逐步推动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和家政服务人员信用评价制度,让家政服务市场更规范。 注重扩大宣传,让放心家政更满意。持续广泛开展放心家政行动内容和成效的宣传,在小区、广场、街头开展面对面宣传和集中宣传,充分运用“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各级媒体网站推送宣传稿件,对全区所有手机用户发送暖民心行动宣传短信。通过一系列宣传举措,切实提高群众对放心家政行动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吴玉莉 洪宛柔)
2022-12-02来源:中安在线为规范家政服务活动,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11月28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广东省家政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聚焦家政服务行业信息共享有待提升的实际需求,条例拟提出建设全省统一的“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归集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的基础信息和信用、评价、在粤居住登记等信息,并依法为公众提供查询等公共服务。在此基础上,全省拟推行家政服务码制度,鼓励相关机构和人员向消费者主动出示服务码。 探索建立家政服务消费者评价制度 针对我省家政服务行业系统化、职业化、标准化有待完善的问题,条例对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进一步细化。 条例提出省政府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当推动制定和实施家政服务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同时提出要探索建立家政服务消费者评价制度,省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主管部门应当制定家政服务人员星级评价办法,组织实施相关评价,并支持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与家政服务消费者之间相互进行客观评价。 为提升家政服务质量,条例提出县级以上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支持家政服务人员参加岗前、在岗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评价和职业技能大赛,并按照规定给予技能提升补贴。同时,支持各类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培养引进专业师资队伍,促进技能培训与学历培养相衔接。 此外,在办理居住证、设置服务网点方面,条例也明确相关支持举措。公安机关或者乡镇、街道承担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的机构,对持有家政服务码居住半年以上,并依托“南粤家政”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共享信息确认通过的家政服务人员,申请办理居住证时,可以免予其提供常住地址相关证明材料。家政服务机构依法在社区设置的服务网点,水电等费用实行居民价格;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场地设置服务网点,符合条件的,可以减免租赁费用。 服务机构未处理投诉最高罚2万元 围绕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和消费者三方,条例也明确相关规定,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条例提出,家政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家政服务人员服务经历、服务评价等跟踪评价档案,并建立方便、快捷的家政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公开服务电话、投诉渠道等,依法处理家政服务投诉。如果违反上述规定且拒不改正的,可以处2万元以下罚款。此外,员工制家政企业应当依法为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家政服务人员缴纳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费。 针对家政服务人员,条例提出,家政服务人员不得有歧视、谩骂家政服务对象,盗窃、侵占财物,泄露或者非法提供家政服务消费者、家政服务对象的隐私、个人信息等行为。家政服务消费者则应当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家政服务人员生活和工作条件,告知与家政服务相关的个性化需求,保证家政服务人员必要的休息时间,按时足额支付服务报酬。条例特别提出,家政服务对象患有传染病、精神障碍或其他严重疾病,可能影响家政服务人员身心健康或工作质量的,应当如实告知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
2022-12-01来源:广东司法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