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绿扬 “2015年,经过新乡市妇联的推荐,我来到郑州市雪绒花职业培训学校学习,考试合格后当上了月嫂,现在每个月工资能拿到2万元。家里盖了房、买了车,两个孩子上学也没有了经济压力。”从贫困户到“金牌月嫂”,短短几年,37岁的王海燕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11月11日,记者获悉,省妇联出台5项措施,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帮助更多像王海燕一样的女性在家政服务领域创业就业。 推进实施家政服务培训工程。全省各级妇联每年将组织不少于5万名妇女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培育一支涵盖家政服务人员、家政培训人员、家政经理人的家政骨干队伍。 打造省内巾帼家政工作品牌。命名一批家政“巧媳妇”示范基地,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家政服务企业标准化、诚信化、职业化建设试点工作,推动企业、家政员、雇主三方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 持续做好典型引领。继续与相关部门联合举办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政员”活动,宣树一批家政“巧媳妇”,表彰激励优秀家政从业人员,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命名向优秀家政企业和家政从业者倾斜。 加强跨区域合作。配合相关部门深化豫沪在家政服务领域内的合作,推动我省家政企业与上海等城市优秀家政企业合作共赢、优势互补,开展家政劳务输出,为我省家政从业者“走出去”提供新的通道。 积极推进试点工作。配合省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推动郑州、开封、洛阳、鹤壁、南阳建设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试点城市,助力郑州市稳妥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首批“领跑者”城市建设,在配合指导试点城市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中彰显妇联作为。 “家政服务业市场潜力大,在这一领域妇女姐妹大有可为。截至今年6月,我省共有家政企业24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120万,其中大部分从业者都是女性。”省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组织动员广大妇女投身家政服务业这个朝阳产业,支持优秀家政服务企业做好巾帼家政品牌培育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打造省内统一的家政品牌,进一步提升河南省家政服务品牌社会影响力。 编辑:赵霄翔
2020-11-13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11月12日,苏宁易购生活服务平台苏宁帮客发布双十一战报。数据显示:11月11日全天,苏宁帮客家电清洗服务订单同比增长269%,家政保洁服务订单同比大涨1325%,家电维修服务订单同比增长64%,卫浴类安装服务同比增长295%,智能锁、智能晾衣架等智能家居服务订单同比增长1574%,中央集成服务订单同比增长88%。 值得一提的是,双十一期间,苏宁帮客服务充满“时令”特色。记者获悉,苏宁帮客地暖清洗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658%,北方用户纷纷选择在通暖气前对家中地暖进行深度清洗;此外,苏宁帮客油烟机清洗和家政保洁服务成为“爆款”,众多消费者提前下单,为年前大扫除做好准备。苏宁帮客负责人表示:“消费者购买服务后,可以提前预约在过年前服务,也避免了服务高峰期的排队情况。” 地域方面,沈阳、南京、上海、成都、武汉五个城市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率排名靠前,成为双十一服务热门区域。南北方在家电清洗服务购买上有明显差异,北方地暖清洗销售最佳,而南方以烟灶清洗服务排名靠前。 在县镇市场,双十一期间,苏宁帮客安装订单同比增长169%,维修订单同比增长153%。据了解,早在2019年,苏宁帮客建设完成了1500家苏宁帮客县镇服务中心,将优质服务覆盖全国30000多乡镇。今年更是推出全国彩电送装一体服务,进一步用“好服务”满足消费者日益提升的服务需求。据了解,今年双十一,苏宁帮客上门准时率达99.8%,及时、专业的品质服务,彰显出苏宁易购作为家电第一渠道的行业水准。 双十一大战落下帷幕,苏宁帮客将持续完成海量服务订单。目前,苏宁帮客已经在全国储备了充分的服务能力,10万名服务工程师将全力迎战,完全可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服务需求。30年来,苏宁帮客形成了高于行业的“服务标准”,从准时上门、透明收费、专业技能、正品材配,到上门服务流程都有严格的要求。专注好服务,对于苏宁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30年来的践行。
2020-11-12来源:砍柴网为了充分满足需求、搭建对接平台,11月8日,市妇联在市妇女发展服务中心举办连云港市首场家政供需交流集市(以下简称家政集市)。 当天,市妇女发展服务中心门前,人流如织。“我们搭建这个平台,就是想服务精准化,类似专场招聘会,给有需要的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服务,也让求职者能集中找到精准的客户。”据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所有家政服务人员要凭借身份证、健康证、家政企业员工、中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等资格入场,让市民更加安心。 据悉,此次家政集市聚集了10家优秀家政企业,求职者入选博雅云姐家庭服务业信息智能管理云端平台(以下简称博雅云姐)需要满足以下资格:年龄在55周岁及以下,持有效健康证明;家政企业员工(在所属家政企业购买人社局保险或办理员工第三方保险);具有人社部门颁发的中级以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在家庭服务行业工作满一年、有服务协议、工作中零投诉;入选博雅云姐需登记在商务部信用平台;热爱家庭服务行业,有崇高的职业素养和良好的职业技能,成绩突出。 活动现场还将搭建供需交流墙,展示家政企业文化、家政服务技能,并与参与家政集市的市民进行互动。此外,消费者可通过博雅云姐扫码了解现场家政人员的信息和企业招聘信息。 “在‘找阿姨’的过程中,我们最担心的是信息不透明。”活动现场的一位年轻人告诉记者,他们想找一名港城本地、有丰富经验且口碑不错的月嫂,但一直没有确定人选,“家政企业数量太多,逐一询问会浪费大量时间。这时候市妇联搭建的平台就成了最佳选择。只需说明详细的要求,完成网页申请,就可安心等待结果。” 近年来,市妇联积极开展了“巾帼成长博雅学堂”云姐家政培训直通车进乡村活动,举办了6期博雅云姐家政培训班,培训了300余人,精心打造“博雅云姐”家庭服务工作品牌,大力开展“博雅云姐家庭服务创牌行动”“博雅云姐创业就业援助行动”“博雅云姐技能培训行动”等工作,此次又联合市人社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依托市妇女发展服务中心筹建了连云港市博雅云姐家庭服务业交流会,实施家庭服务业四个一“安心工程”,“一个阵地”“一张E卡”“一个平台”“一个市场”,推动妇女创业就业,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记者 张晶晶 通讯员 段苏秦)
2020-11-10来源:中国江苏网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满足市民生活需要。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随后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家政服务领域信用体系,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2019年7月,根据商务部、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支持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青岛市正式拉开了家政诚信体系建设的序幕。青岛市委、市政府等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坚持把加强家政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作为推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协调发展,促进全市诚信体系整体建设水平、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的重要渠道。 据了解,青岛市及各区(市)商务局,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组织、抓好落实。2019年,制定下发了《青岛市商务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方案》紧紧围绕诚信体系建设重点开展工作。归纳起来就是:按照123模式加快推进。即:通过编制规划、完善标准体系、实施联合惩戒等措施,打造1个完善的诚信生态管理体系。依托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青岛市家庭服务云平台2个平台,不断提高完善信息数量、质量。通过系列工作,提高服务于家政企业、服务员和市民3个方面的能力。 在家政服务企业发展情况方面,青岛市也紧跟行业趋势,制定出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在政府管理体系上,青岛市家政服务企业形成了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市发改、人社、商务、妇联分工负责,共同推进的格局。 在社会协同组织上,先后成立了青岛市家庭服务业促进会、青岛市家政服务协会、青岛市母婴服务协会等多个行业协会。其中,家庭服务业协会有会员单位180家左右、家政服务业协会有会员单位70左右、青岛市母婴服务协会有会员单位120家,民政局管理的规范养老机构50多家。还有零散的小公司,总数1100家左右。各类服务人员近7万人。 在品牌企业培育上,先后培育了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有限公司、青岛手牵手家政服务有限公司,青岛刘大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等10多家重点家政服务企业。其中,青岛市爱心大姐服务有限公司1997年成立,先后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文明岗等多个全国荣誉称号;是山东省服务名牌、著名商标,省诚信服务优秀单位。2003年率先通过ISO9001质量标准,是当年全国唯一通过质量认证的家政服务企业。 在发展硬件环境打造上,打造了集培育基地、就业广场、鉴定机构、服务生态圈、网络平台等线上线下、一条龙式的服务设施、机构。 在服务范围上,主要工种有月嫂、育婴师、家政服务、养老、病患陪护、月子护理、育婴保育、卫生保洁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目前,全市家政服务范围主要集中在家政服务、月嫂、育婴师、养老等项目。 同时,青岛市还相继出台一系列培训补贴、家庭服务业商业综合保险等相关政策,从多方面促进青岛家政行业再上新台阶。
2020-11-09来源:齐鲁晚报网实操比赛环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5日20时讯(记者 李袅 实习生 马韵)家政行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的传统模式正在被颠覆。今(5)日举行的第三届“渝家人”杯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决赛上,就出现了不少90后、00后年轻面孔。他们乐于接收新知识、干事灵活,还有营养师、康复理疗师等多个证书加持。 黄知琴在参加知识问答比赛。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选手半数以上是90后00后 21岁育婴师获一等奖 出生于1999年的黄知琴毕业于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目前已从业一年多,学习早教专业的她还考上了高级育婴师。比赛中,如何护理婴儿,她的手法娴熟,最终获得育婴组的第一名。 在黄知琴看来,不同于传统观念的“保姆”,育婴员要做的事更琐碎也更专业:“除了日常照顾,还要帮助婴儿掌握精细动作,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家长掌握更多育婴知识。”而她也渐渐发现,越来越多的雇主看重执业证书。 此次家政服务业技能大赛分育婴和养老两个工种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实操的比拼。来自全市各区县家政行业的297名选手报名参加。其中,育婴组197人,养老组100人。经过10月29日初赛线上答题,育婴组和养老组各有12名选手进入决赛。值得关注的是,进入决赛的24名选手年轻人占比较大:育婴组90后有6人;养老组90后有6人,还有2人是00后。 此次大赛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重庆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各区县(自治县)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旨在树立家政从业人员技能提升意识,通过大赛让更多人关注家政服务行业发展。 比赛吸引了不少家政行业从业人员现场观摩。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质 摄 时间灵活薪酬见涨 年轻人看好家政服务业 近年来,市人力社保局相继出台了《支持家政服务机构发展促进就业创业若干措施》《重庆市家政服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计划》等支持政策,培训家政服务人员7.1万人次,有力推动了我市家政服务业发展。 22岁的蒋达庆在江津精神康复院工作,是此次养老组当中三名男选手中的一个。学习护理专业的他直言,近年来随着需求增加,人们观念改变,对于男性护理人员的偏见逐渐少了:“我刚刚工作时康复院只有几十名护士,现在大约有150人了。” 随着市场需求增大,育婴师和养老护理员的待遇也逐步提高。现场多位90后、00后参赛选手透露,目前月薪能达到5000-10000元。在他们看来,这个行业时间灵活薪酬待遇不错,随着需求越来越大,未来大有可为。
2020-11-06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4日下午,江苏省家政行业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在南京揭牌,这标志着省级家政行业三方协调机制在江苏落地。这也是江苏总结推广餐饮、旅游两个行业探索实践,在全国率先建立的第三个省级行业性劳资政三方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省财贸轻纺工会与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去年联合开展了“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状况及职工权益维护情况”调研,报告显示,近十年来,全省家政市场需求激增,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迅速增加;目前,全省工商登记家政企业数有3万多家,九成从事家政中介服务,家政规模企业近3500家,全省从业人员近60万,但全省家政服务员需求量约100-120万人,供需矛盾日趋明显;家政服务业相关法律法规、配套政策尚不健全,行业发展仍处于无序之中,且行业用工方式多元——劳动合同、服务协议、中介协议并存,职工劳动关系及劳动权益情况亟待规范。 据介绍,三方委员会成员由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总工会有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和省家庭服务业协会负责人担任,下一步将关注和研究全省家政行业劳动关系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和协调处置机制;推进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建立健全家政行业集体协商指导服务及监督检查机制;指导家政行业开展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创建活动,探索具有家政行业特色的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模式,选出推广先进典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家政行业三方机制在全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省人社厅、省商务厅、省市场监管局、省总工会等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省市家政协会负责人,蚕食、快易洁等省内知名家政企业负责人,省家政学会、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等专家共同审议了《江苏省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管理规范》团体标准,在全国率先组织研究制定省级家政行业员工制企业标准。 活动现场,173名家政服务员获得了由家政行业协会以第三方身份颁发的首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同时,举行了寻访学习第二届江苏省“最美家政师”活动和第三届江苏省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岗位练兵活动启动仪式、江苏省家政服务诚信体系信息采集签约仪式。(苏文 苗剑东)
2020-11-05来源: 江苏省财贸轻纺工会10月29日至30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省妇女联合会主办的的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全省第二届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合肥中科信息工程技工学校举行。 大赛现场,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季星表示,作为全国家政行业重要劳务输出地之一,全面落实国务院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决策部署,围绕“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的中心任务,推动全省家政服务业不断取得新发展新成就。 据悉,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舞台。此次举办的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是在安徽省职业技能培训大政方针下,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专业型”高水平家政服务队伍的需要,充分体现了安徽省对家政服务行业的高度重视。 “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企业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项目。”安徽奥亚教育集团董事长房桂兵透露,此次大赛是合肥中科信息工程技工学校成立以来作为支持单位协办的首项省级大赛,全校十分重视,全程支持配合大赛会务组各项工作。未来,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引领下,引进更多技能类大赛,并把竞赛中的好做法引入教学,更加注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不断把培养市场、企业急需的高、精、尖技能型、专家型应用人才作为办学育人发展方向,争做职业院校教育的典范。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徐建,省总工会二级巡视员、组织部部长夏建华,省妇联发展部部长陈卫红等领导、嘉宾、参赛选手、志愿者一同出席了颁奖仪式。 记者了解,安徽省家政服务职业技能竞赛为省级一类竞赛,竞赛规模涵盖全省16个市及广德市、宿松县,共组成18支代表队,设育婴员、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三个竞赛职业(工种),赛程约2天。比赛现场,各代表队同台竞技,展示职业技能,绽放职业风采。(王盼 韦玉柏)
2020-11-04来源:中安在线轮椅与床要有30-45度角,打开盖被要S型折叠对测;母婴护理,水温要调到37、38度;搬迁过程中,拆、装不损坏家具,注意保护棱角,包装规范...... 11月3日,2020年“巴渝工匠杯”重庆市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在江北观音桥商圈举行。 技高行天下,能强走世界。本次技能大赛分为母婴护理(育婴工种)、家政服务(照护老年人工种)、搬运(搬家力工工种)三个工种,面向全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开展。 大赛自8月启动以来,来自全市20个区县44家家政企业的167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踊跃报名参赛,经过初赛、复赛层层选拔,共60位参赛者入围决赛,在江北观音桥商圈同台竞技,其中母婴护理(育婴工种)24人、家政服务(照护老年人工种)20人、搬运(搬家力工工种)16人,分别来自全市26家家政企业。 此次决赛三个工种都采用实操赛模式进行。家政服务(照护老年人工种)主要侧重考察在护理半失能(右侧行动受限)老人时,帮助老人上下床、使用轮椅、使用餐具、喂药等方面。 比如帮助老人下床时,打开盖被“S”型折叠对侧,要协助老人头部右侧位,健侧手握住患侧手放在胸腹前。给老人喂药时,用勺子取水试水温,具体试水温方法:滴一滴在护理员腕部内侧。 母婴护理(育婴工种)主要侧重考察1-3月龄婴儿洗澡、穿脱纸尿裤和衣服等方面。比如洗澡时如何托住婴幼儿软软的躯体,用多少度的水温,如何用温水从颈部至臀部进行清洗。而在给婴幼儿穿脱衣服上,手法、程序、眼神交流,每个细节都需要选手细致进行。 搬运(搬家力工工种)主要考查活动书桌的拆、装、搬运,尤其是拆、装中不损坏家具,注意保护棱角,包装规范。从着装、安全、流程到服务态度,每一环节都要规范到位。 重庆市家政行业协会相关人士表示,自大赛启动以来,各选手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展示了重庆家政人的靓丽风采,为打造高技能家政人才队伍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重庆市商务委总经济师李巡府表示,本次技能大赛旨在加快推进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家政服务业发展。 目前,重庆市已经建立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信用记录。截止目前,已录入454家家政企业登录商务部家政信用体系信息平台,421家企业提交信用信息企业,涉及家政服务人员33913人。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徐菊
2020-11-03来源:上游新闻10月29日晚,陕甘川首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在汉中市天汉楼广场圆满落下帷幕。汉中市政府副市长屈占权、市政府副秘书长吴永善,四川省商务厅副厅长、二级巡视员张继朋等领导出席闭幕式并为获奖团体和个人选手颁奖。汉中市代表队荣获团体一等奖。 此次大赛包括现场技能大赛、家政服务暨健康医养高峰论坛等内容,是陕甘川首届跨区域家政服务行业的盛会,规格至高、规模之大在西北地区家政服务行业都尚属首次。现场技能大赛围绕母婴护理、老人护理、家政讲师授课等3大项目,分别进行理论知识和实操比赛。陕西省12个地市及甘肃省、四川省共有14个代表队、229名选手参赛。大赛前期,汉中市家政服务业协会从各家政企业中选拔出24名选手组成汉中代表队,分别参与3个项目的竞赛。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王小丽、杨华、薛梅3名选手分别荣获老人护理、母婴护理、家政讲师个人赛金奖。高宇洁、闫亚丽、石佳伟等9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银奖,赵玲、谭锐等18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铜奖,李翔、郑群等30名选手荣获优秀选手奖。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荣获最佳贡献奖,陕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成都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甘肃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荣获最佳支持奖,成都市、白银市、汉中市等19个地市荣获优秀组织奖,另有9个参赛队荣获团体奖。 友邻省市联合举办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于扩展行业多省多边协调发展、推广家政品牌以及加强行业人才、劳动力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活动将把汉家妹子、川妹子、陇原妹子等家庭服务品牌做大做强,推出省域,走向全国,也为汉中市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及“四个在汉中”战略定位,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开启新通道,必将成为家政服务行业品牌性盛会。 下一步,汉中市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做好“汉家妹子”家政服务品牌推广工作,以家庭管理、老人陪护、育婴护理等专业为抓手打造优质家政项目;紧跟国家提升培训的利好政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规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全面提升家政行业技能;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开放、层次多样、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体系,使家政服务业成为“医养在汉中”和“旅居在汉中”的有力支撑。
2020-11-02来源:陕西网陕甘川首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现场。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10月29日晚,陕甘川首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在汉中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2个地市及甘肃省、四川省的14支代表队229名选手同台比拼。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3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金奖,9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银奖,18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铜奖, 9个参赛队荣获团体奖。 本次大赛是陕甘川首届跨区域家政服务行业赛事,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于扩展行业多省多边协调发展、推广家政品牌以及加强行业人才、劳动力交流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大赛包括现场技能比拼、家政服务暨健康医养高峰论坛等内容。其中,家政专业技能竞赛围绕母婴护理、老人护理、家政讲师授课等3大项目,分别进行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比赛。 陕甘川首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现场。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王小丽(老人护理)、杨华(母婴护理)、薛梅(家政讲师)等3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金奖,高宇洁(洋县中心敬老院)、闫亚丽、石佳伟等9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银奖, 赵玲、谭锐等18名选手荣获个人赛铜奖, 李翔、郑群等30名选手荣获优秀选手奖。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荣获最佳贡献奖,陕西省家庭服务业协会、成都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甘肃省家庭服务行业协会荣获最佳支持奖。成都市、白银市、汉中市等19个地市荣获优秀组织奖,另有9个参赛队荣获团体奖。 据悉,汉中市将以本次大赛为契机,持续做好“汉家妹子”家政服务品牌推广工作,以家庭管理、老人陪护、育婴护理等专业为抓手打造优质家政项目;紧跟国家提升培训的利好政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大规模培训家政服务人员,全面提升家政行业技能,逐步建立健全多元开放、层次多样、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体系。
2020-11-02来源:陕西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