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21日,由山东省商务厅主办,山东现代家庭服务产业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全国首个现代家政产业展暨黄河流域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济南市山东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信用家政,美好生活”为主题,为期3天,集中展示了家政+养老、家政+托育、家政+物业、家政+教育、家政+智慧生活、家政+供应商等“家政+”新业态模式。 展会期间,相继举办了黄河流域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现场交流会、现代家服365线上惠民消费季、展会云直播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自全国16个省市的260余家企业汇聚泉城济南。现场签订养老母婴服务、专项培训、产品订购等各类意向订单额达2151万元,活动云直播观看人数达20万人次,有力推动家政企业及上下游企业间的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家政消费潜力。 聚合资源 举办首个家政行业专属展会 2022现代家政产业展立足山东,面向全国,诠释“大家政”概念,以诚信家政主题展、体验展为核心,设置了诚信家政专区、生活服务专区、康养护理专区、产康婴幼专区、智能装备专区、产教融合专区、体验服务专区等7大专区,展区面积2700平方米,99家来自山东、北京、上海、天津、山西、宁夏、河北、河南等家政上下游企业参展。 倡树品牌 打造我省“诚信家政”特色名片 本次展会山东省品牌家政企业集体亮相,山东大嫂、山东起跑线、枣庄仁合妇婴、烟台大姐、潍坊佳益、山东骏伯、山东盛泉、山东佰业等50余家优秀家政企业参展,通过展览展示、互动体验、惠民促销等形式,推广宣传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和家政信用查APP,擦亮诚信家政靓丽名片,形成供给端与消费端两翼联动新格局,助推山东省家政市场的繁荣发展。 凝聚共识 组织跨区域高质量发展大会 展会同期举办了黄河流域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并发布《黄河流域家政行业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倡议书》,建立区域性协作机制,促进山东与黄河流域兄弟省市在培训资源、劳务协作、产业赋能、社会组织互联互通、“家政+互联网”共享融通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打造集群发展的合作共同体,推动黄河流域家政行业高质量协同发展。 惠民消费 搭建线上家政惠民消费新体系 沉浸体验 感受现代家政的新服务 活动现场,青岛沐华、泰安大家园、济南明洁等企业为市民进行中医养生知识讲解并开展了肩部推拿、穴位按摩、养生理疗、艾灸药灸等免费体验活动,让市民放松心情感受中医保健疗法的同时,也感受到家政行业从劳务型服务向技能型服务的转型。中进宏康的“小V助浴”纳米洗浴新型设备亮相此次展会,此设备仅用500毫升纯净水就能为失能人群提供居家在床洗浴服务。活动现场除了为老年人提供纳米洗发、温疗等体验服务外,还发放了助浴服务代金券。 参访交流 跨区域调研携手共谋发展 展会期间,组织青海、宁夏、内蒙古、四川等沿黄省区商务主管部门和企业代表实地参访了山东大嫂、山东佰业等单位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分享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得到参访团成员的一致认可与肯定。 现代家政产业展主题明确、内容丰富,是助力家政服务业规范化、信息化、产业化发展而举办的综合类展会,同时也为市民奉献了一场品质消费盛宴。山东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家政依托展会,在政府助力、社会关注下,积极探索“家政+”新业态发展模式,加强家政服务业跨区域、跨行业融合发展,促进家政行业提质扩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品质消费的新需求,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2022-08-23来源:齐鲁晚报“从上面往下推,推3到5分钟……”近日,在亳州市家政服务协会培训室内,近二十名学员正在听授课老师讲解小儿推拿手法,这也是月嫂、育婴嫂学习课程之一。为了提高家政服务质量,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亳州市制订了放心家政行动实施方案,明确通过加强技能培训等十条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全市家政服务水平,使家政服务让市民更“放心”。 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亳州市正常经营的家政公司约240家,家政从业人员约6000人,家政服务供给量仍存在较大缺口,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整体素质跟不上市场发展需求。提高家政服务质量、扩大家政服务有效供给、解决家政服务消费不放心不省心问题,不仅是百姓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更是社会关心关注的民生大事。 “我想学习更多照顾婴儿的技能,以后从事月嫂行业,在外面学需要花不少钱,在这里不仅可以免费学到很多知识,而且协会还提供就业、创业机会,这样的培训活动真好。”学员王冬梅告诉记者。 亳州市家政服务协会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课程培训主要有小儿推拿、刮痧等,每期课程培训时间是10天,每天8个课时。培训是由政府扶持,对学员免费,学员终身可以来复训,培训结束以后,协会可以就近安排就业,或者帮助学员创业。 据了解,亳州市计划在今年内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万人次;2023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4.5万人次;2024至2025年,每年培训家政服务人员2万人次以上,争创1家省级优秀家政服务企业、6名优秀家政服务人员,着力打造一批“放心家政”品牌。 为打造“放心家政”品牌,亳州市将推行亮码(牌)上岗。建立家政服务人员全员持证上岗模式,由家政服务企业组织家政服务人员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登记基本信息,按照“一人一码(牌)”,实现家政人员上岗“上门亮码(牌)-客户扫码-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 亳州市还将依托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全量归集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和信用信息,推动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亳州端口与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合等系统有效对接,并按规定共享可公开的信用信息。建立家政服务企业、家政服务人员个人信用记录注册、跟踪评价和管理制度。 “到2025年,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12.5万人次以上,实现家政服务职业道德及实训能力应培尽培,推动新增家政服务人员3.24万人,推动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覆盖所有县区,努力使家政服务让市民更‘放心’。”亳州市商务局商贸(行政审批)科科长王井雷表示。 (记者 汝平)
2022-08-22来源:亳州晚报“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很有感召力,这更加坚定了我在家乡创业的决心和信心,让家政服务在鹰城遍地开花,为更多家庭提供温馨周到的服务,从而带动姐妹们共同致富。”8月16日上午,在郏县金宝巧媳妇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办公室,李淑娜激动地说。 独闯京城 潜心学新技艺 1995年,李淑娜从平顶山矿大水泥工艺专业毕业后进入郏县一家水泥厂工作。2002年,她下岗了。 李淑娜下岗不失志,独自一人闯荡京城,进入一家公司做商品推销员。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蓬勃发展的月嫂行业。李淑娜报名参加了家政服务的系统培训学习,白天认真听老师讲课,详细做好笔记;晚上在家巩固练习,用“娃娃道具”进行魔鬼训练,潜心学习带娃技能,一遍遍给“娃娃”包裹、抚触、拍嗝、穿脱衣服、换纸尿裤……上门服务期间,她对待客户细心、用心、贴心,并将宝宝的身体状况及日常细节都详细记录在本子上,这为她几年后编写月嫂培训教材积累了珍贵的资料。 返乡创业 梦想在家起航 学成回家,李淑娜在郏县成立了月嫂服务团队,带领一帮姐妹打拼在家政服务行业,后来成立了郏县金宝巧媳妇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李淑娜创业后不忘学习,先后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 为更好地规范公司的服务,李淑娜编写了《孕友》《月嫂服务日志》,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研讨,经省妇女干部学校专家教授多次指导、修编,又印制了《家政教材汇编》上下册。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李淑娜又在公司下设了平顶山巧媳妇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婴幼儿水育馆、产后恢复中心、心理咨询工作室、爱心红娘工作站,安置员工42名,让家政服务实现了多元化发展。公司还聘请省妇女干部学校的高级讲师为员工授课,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李淑娜还扩大了公司规模,在洛阳市、宝丰县开设了两个加盟店。 送课下乡 积极回报社会 李淑娜致富不忘回报社会,每年重阳节,她都组织员工到敬老院慰问,给老人修剪指甲、洗头按摩、表演节目等。2020年以来,她积极投身抗疫,捐款、捐物参与疫情防控。 李淑娜带领公司工作人员先后到13个乡镇、30多个村免费开展家政技能培训,尤其对贫困山区妇女,送课到家门口,提高贫困妇女的就业创业技能,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到公司就业。 李淑娜还加入了郏县妇联心理咨询志愿者队,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 8月16日上午,在郏县金宝巧媳妇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李淑娜亲自给学员上课培训,学员学习热情高涨。渣园乡望月河村的郭秋瑞家庭困难,李淑娜为她进行月嫂技能培训。现在,她月收入达6000元以上。“很感谢李总的帮助,要不是她,哪有我的今天!”郭秋瑞说。 “希望更多人受益于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在家乡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家乡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李淑娜说。 归根者感悟: 在外创业打拼,始终难忘家乡。自从回乡创办郏县金宝巧媳妇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来,我深切感受到市、县两级政府对返乡创业人员的重视和保护。依托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归根”工程,我一定管理经营好公司,潜心专注家政服务,带动更多的姐妹们过上富裕美好的生活。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孙书贤
2022-08-19来源:河南日报8月16日,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召开了北京市生活性服务业行业标准规范宣贯(家政行业)第一场宣贯大会。 据了解,为促进家政服务行业诚信、规范、有序开展经营活动,提升家政服务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与从业素质,增强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多角度保障家政服务各方的权利与义务,提升家政服务业的服务品质,促进家政行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北京家政服务协会根据北京市商务局部署,北京家政服务协会在8月16日开展生活性服务业家政服务行业标准规范宣贯会。本次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北京市商务局生活性服务处胡滨调研员、北京市商业联合会冀平副秘书长及培训部林博部长助理、北京家政服务协会穆丽杰会长、王君副会长和金庆芬副会长、刘欣监事长及家政专家栾顺喜老师,还有现场参会的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60余人。 据了解,北京家政服务协会现有会员企业317家。多年来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北京市家政服务行业服务质量管理规范和服务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家政行业规范化、标准化、优质化水平,规范企业服务质量和流程,助力企业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据悉,北京家政服务协会自2016年以来,连续多年开展生活性服务业标准规范宣贯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2019~2021年三年期间,举办北京家政服务标准门店培育活动,共培育330家北京家政服务标准化门店,有利地推动了家政行业标准的宣贯与落实,引领家政服务企业提质扩容,促进家政行业规范、有序发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解丽
2022-08-18来源:北京青年报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宋梦华)8月15日,由河北省人才服务中心、衡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主办,衡水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衡水市家政行业协会承办的“2022年京津冀家政服务行业对接交流会(衡水站)”在衡水科技工程学校成功举办,交流会现场达成人员输送、委托培训等合作协议180余份。 图为2022年京津冀家政服务行业对接交流会(衡水站)现场。河北省人社厅供图 据了解,本次交流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进行,共邀请京津冀地区80余家家政企业参会,其中京津企业20家,沧州、邢台、邯郸三市地区家服企业15家,衡水市家服机构45家,发布家政服务岗位4000余个。线下活动主要以开展行业内交流对接为重点内容,现场设立了家政企业路演区、家政服务产品展示区、服务人员技能展示区、直播交流区等功能展区,300余名家政服务人员分批次入场参会,现场网络直播观看人数达149.52万人次。 图为2022年京津冀家政服务行业对接交流会(衡水站)现场。河北省人社厅供图 按照活动安排,“2022年京津冀家政服务行业对接交流会(衡水站)”线上活动将于8月16日至9月30日在河北人才网、华北家服网、衡水人才网同步进行,为期40天,持续为家政服务企业提供线上信息发布和网络对接交流。 据主办方介绍,下一步,中国华北家庭服务业人力资源市场将陆续在定州、秦皇岛、雄安新区等地举办多场京津冀家政服务行业对接交流会,进一步促进区域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充分流动就业。
2022-08-17来源:河北新闻网8月13日,广东省潮州市举办第一届“潮月嫂”评选活动。该活动经过前期层层评审,共有24位优秀的母婴护理能手脱颖而出,同台竞技,并最终角逐出10位最具“潮”特色、技能扎实、广受好评的“潮月嫂”。 该活动由潮州市“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是潮州市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南粤家政”工程工作部署、积极推进“南粤家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旨在发掘潮州市母婴护理优秀人才,进一步培养并建立一支技能型、专业化、高素质的月嫂队伍,打造潮州特色家政服务品牌。 据介绍,此次“潮月嫂”评比对象为潮州市年满18周岁的月嫂行业从业人员,通过资格评审、网络评选、技能比拼进行评选。通过资格评审的入围选手参加技能比拼,技能比拼采取理论考试(占总成绩20%)+实操考核(占总成绩80%)两种形式,参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进行考核,难度相当于高级工(职业技能等级三级)水平。 “新生儿的生理特点是什么?新生儿护理有哪些要点?母乳喂养要注意什么?”……当天,理论考试采取闭卷笔试,选手们答题后,则进入实操考核环节。现场,选手们进行了产妇护理、婴幼儿护理等场景操作,展现出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的护理能力。 评选活动中,获得技能比拼前10名的选手,被主办方授予“潮月嫂”称号及荣誉证书;获网络评选票数最高的选手,获颁“最佳人气奖”证书。获评“潮月嫂”称号及“最佳人气奖”的选手,由竞赛组委会颁发激励金。 “我认为家政行业发展前景很好,希望能用我的专业技能为更多家庭带来温馨的服务。”获得此次“潮月嫂”称号的陈舜是潮州人,近几年,她由早教老师转行成为育婴师,期间参加了潮州人社部门组织的多场培训,并考取了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拓宽了就业路。获得“潮月嫂”称号的刘桃也表示,参加此次评选活动进一步检验了自己的技能水平,接下来会继续学习,提高母婴护理的能力。 目前,潮州市共有家政企业超过50家,家政从业人员约1500人,家政企业和从业人员每年呈稳步上升趋势。潮州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积极整合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加大对家政企业的扶持和从业人员的培养。当前,潮州已建成多个“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示范基地,扶持家政企业获评6项“南粤家政”省级示范性项目、7项“南粤家政”市级示范性项目,发挥企业示范性带动作用;举办“南粤家政”技能大赛,以赛促训激励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提升技能水平,共组织约2万人次参加家政服务培训,涵盖母婴、居家、养老、医护等领域。此外,首推家政学员潮州菜烹饪技能培训班,实施“潮月嫂”特色家政品牌工程,为打造“潮式家政”金字招牌筑牢基础。 下一步,潮州将继续推动“南粤家政”高质量发展,打造“潮式家政”“潮月嫂”等特色家政品牌,着力推动从业人员素质再提升、就业更充分、权益有保障、社会广认同。
2022-08-16来源:南方都市报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2年8月13日讯(深圳晚报记者 袁晔)随着“南粤家政”工程纵深推进,一批批家政专业人士在深圳不断涌现,家政的行业定位随之提高。2019年至今,深圳持续擦亮“南粤家政”金字招牌,与广大家政服务企业同向发力,目前已建成76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实现街道全覆盖,15分钟家政服务生活圈初步形成,让市民们在家门口就可参加“南粤家政”的各种技能培训。 深晚记者走进位于福田区沙头街道的“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墙上醒目的“南粤家政”四个大字,和下方摆放着的各类科普宣传单。“这些宣传单都很抢手,不少市民主动到站点查询资料,了解相关培训,我们都能感受到大家对家政行业的需求热情与品质信赖!”相关负责人说道。 作为全深圳第一个运营的“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新洲“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始终坚持为民服务。这个示范站2021年10月建成,虽然至今还不足一年,但已开展多期服务活动。一开始,站点会主动联系社区内部的全职妈妈、待业群体等,为他们匹配合适的工作,越来越多有需求的人主动来到站点咨询。“我们这个站点可以推进就业,也可以帮助居民了解关于家政的相关信息。”站点负责人谢女士补充说:“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定期开展公益性活动,比如家庭收纳活动、上门空调清洗等等。不仅可以帮助高龄老人、残障人士、退伍军人、特殊家庭等群体,也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让他们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 深晚记者了解到,“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主要聚焦“家政服务+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调解维权”四大项目,向辖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家政服务。各街道通过引进家政企业驻点、联合社工机构、购买专业服务等多种方式对基层服务站进行运营管理;设立家政服务调解室,若市民遇到家政服务问题,可通过社区、行业协会、社工、法律援助等多种协调方式,为辖区内家政服务员和家政消费者提供权益保护支持;建立服务回访机制,全过程监管家政服务质量。此外,基层服务站还具有“强技能”“促就业”的作用,如聚焦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护服务四大培训项目,免费为辖区家政服务员开展“回炉”培训等。 作为基层服务示范点中的“优等生”,新洲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点一直持续对学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新洲站点与鹏城第一技校合作,新洲站点会定期邀请培训师来到站点为学员们进行免费培训,目前开展的活动有居家养老照护、养生康复中医理疗、艾灸活动、家居收纳活动等。在进行“居家养老照护”培训活动时,老师在台前的医疗床上,为参与活动的市民讲解照护的基本知识,并用假人道具为台下的学员展示如何进行翻身等常用照护技巧,台下学员也纷纷拿出手机拍照或用笔记本进行记录。 为了帮助经过规范培训的家政人员就业,今年5月21日,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社区“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示范站举行了一场“新洲南粵家政示范站专场招聘会”。招聘会提供月嫂、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妇婴护理师、保洁、健康顾问、产后康复师等岗位566个。求职者表示,招聘会把家政相关的职业都集中在一起,不需要自己满大街地找工作,节省了很多时间,有助于求职者实现精准就业。
2022-08-15来源:深圳晚报为深化“青城巾帼建功行动”,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建功新时代,进一步扎实推进“青城巾帼职业技能提升行动”,8月9日,呼和浩特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张晓华,党组成员、副主席包永琴一行来到内蒙古日信海清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走访调研。 调研中,张晓华一行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家政服务企业信息化管理、规范化建设、技能培训等情况,仔细询问家政企业在新冠疫情期间招工受影响情况、家政人员就业情况、企业面临的困难与发展诉求。 家政服务行业是民生工程、民心产业,对于服务民生、提供就业、创业增收都有巨大的作用。张晓华希望,加大宣传培训,让更多妇女姐妹了解家政服务业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要转变思想观念,踊跃参加培训,不断提高技能,引领更多妇女在家政服务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做强做优品牌,注重行业精细化、职业化、标准化发展,壮大家政服务队伍,促进女性就业创业,推动家政行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释放活力,充分发挥巾帼家政服务在吸纳就业、服务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家庭和社会和谐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要发挥行业妇联组织优势,搭起“连心桥”,在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中发挥妇联独特作用,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首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2-08-12来源:内蒙古呼和浩特妇联湖北日报讯 (通讯员朱红)8月10日上午,武汉市妇联、市人社局联合主办的武汉市生活服务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家政服务技能大赛初赛在武汉市妇女干部学校隆重举行,拉开了2022年“武汉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的帷幕。 启动仪式上,武汉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魏静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说,随着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开展以“英雄城市幸福家巾帼家政竞芳华”为主题的家政服务技能大赛,是对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培养和发现更多的家政职业技能人才、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推动家政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一项重要举措。 据介绍,本次大赛将理论与实操相融合,充分展示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技能水平,进一步提升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荣誉感,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能的良好社会氛围,共同促进全市家政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初赛现场,进行了家政服务和育婴护理等生活服务技能展示,充分展现了巾帼家政从业人员积极向上、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 本次活动全程直播,近3万人同步观看,来自全市家政行业的133名家政从业人员齐聚在此,比知识、赛技能,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据悉,本次大赛设置了家政服务和育婴护理两个赛项,通过基础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项比赛内容完成。两个赛项初赛成绩的前30名分别进入决赛,决赛将在九月下旬举行,分别取两个赛项的前10名晋级终级决赛。单项赛事的前3名选手,将由市人社局授予“2022年武汉工匠杯职业技能大赛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单项赛事的前10名的选手,由市妇联授予“2022年最美家政人”荣誉称号,符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省人社厅相关规定的职业(工种)按程序晋升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
2022-08-11来源:湖北日报南方网讯(见习记者/潘晓玲 通讯员/粤仁宣)8月1-5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广州市举办2022年第一期“南粤家政”工程职业经理人素质提升培训班,近百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据了解,第二期培训班将于8月8-12日举办。 此次培训精准分类学员对象,专门设置精英班和研修班两个班型。精英班主要面向省和地市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诚信示范企业、家政服务培训机构及其他家政服务重点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研修班主要面向具备管理潜质的本省家政服务企业(单位)一线家政服务人员。在课程设置上紧贴前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点鲜明。一是瞄准重点领域,紧紧围绕“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聚焦在母婴、居家、养老、医护四大领域讲授标准化建设经验。二是引领解决“痛点”“难点”,聚焦人民群众对家政服务的关心关切,突出“诚信建设”主题,将家政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等教育管理纳入重要内容。三是对标国际先进经验,引入菲佣、英式管家、日式家政管理等内容,分享家政行业国际理念与高质量创新服务,促进学员们以全新的思维方式赋能家政企业发展。四是突出理论实践相结合,将业内专家请进来,讲政策、讲发展、讲创新,把学员们带出去,专门选取全省家政龙头品牌企业作为实践教学点,开展企业典型案例分析和经验交流分享。 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产业发展是基础,行业人才是关键。启动实施全省“南粤家政”职业经理人素质提升计划,目的是打造一批有抱负、有素养的优秀家政服务企业经营人才,带动提升全省家政服务企业经营管理整体水平,促进地区之间、企业行业之间加强推介交流、资源对接,推动打造集聚发展平台,在家政服务产品开发、标准建设、品牌塑造等方面加强合作,进一步打通产业发展链条。 据了解,广东自2019年8月启动实施“南粤家政”工程以来,先后推出扶持家政企业发展、技能培训、平台载体建设、品牌创建等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家政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速。截至2022年6月底,全省累计开展“南粤家政”培训110.25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181.87万人次。在扶持产业发展方面,坚持品牌带动,先后培育选树了省级家政服务龙头企业、诚信示范企业101家,并给予一次性奖补。今年还开展了首批“南粤家政”星级企业评定工作,通过以点带面引领扶持家政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2022-08-10来源:南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