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深圳广大家政人从此有了自己的组织,有了专属的‘娘家’!”11月4日,广东省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社区邦家政集团董事长、深圳市家庭服务发展行业协会会长孙景涛高兴地说道。 为切实维护家政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促进深圳市家政行业健康发展,助推深圳“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在深圳市总工会推动下,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目前,全市21家已建会家政服务企业的从业人员加入了市级工会联合会大家庭。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家政从业人员约30万人,95%以上是中介制员工,依托网络平台和家政公司灵活就业。“家政服务员依托网络平台和家政公司灵活就业,面临个体性强、组织性弱、流动性大、文化程度偏低等问题,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孙景涛直言。 近年来,深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日益壮大,市总工会也一直致力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重要代表群体,是联系千家万户不可或缺的一支服务力量。今年6月,市总工会专门制定并下发了《深圳市家政服务行业工会联合会建设实施方案》。近半年来,在市财贸金融工会的具体指导下,在市家庭服务业发展协会党政的大力支持下,深圳21家家政企业建立了工会组织,2100名家政从业人员加入了工会组织。 接下来,深圳市总工会将按照“行业覆盖、区域兜底”的工作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体系,推动深圳市家政行业建会入会工作全面提速,要大力开展家政人集体入会、入会有礼活动,力争在年底前实现万名家政从业人员入会目标。 维权服务方面,深圳将依托家政行业工联会开展家政行业劳资集体协商,就月嫂、育儿嫂、家务保姆、老人陪护、钟点工等家政服务工种的用工形式、社会保险、社会保障等进行集体协商,引导企业方与职工方签订集体合同,构建家政企业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同时,依托家政行业工联会,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竞赛等形式,提高家政行业整体服务水平。 (责编:皮博、黄瑾)
2022-11-09来源:中国工会新闻网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赶“养老服务大集”。11月4日,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养老联合体在政怡家园开展社区行活动。据了解,该养老联合体每月开展两次活动,将“养老服务大集”送进社区。 在社区医院的展位前,前来进行免费检查的老人有序地排起队伍。“我刚做完白内障手术,正好趁这机会再查一查。”在“养老服务大集”能够检查视力,让78岁的苏阿姨感到十分惊喜。为老人做检查的,是街道的一家眼科诊所,也是养老联合体的成员单位。联合体整合辖区各种为老服务资源,让老人获得服务更加便利。 “养老服务大集”上的养老餐展位,也吸引了许多老年人。“我们的老年餐是由四星级养老机构制作的,而且10分钟就能送到社区。”来自颐养康复养老照护中心的李铭毅告诉记者,他们的老年餐营养均衡,深受社区老年人欢迎。为了让更多老年人了解专业老年餐,他们还免费发放了一批试吃卡,老人可以先试吃再做决定。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的“养老服务大集”共有20家为老服务商参加,涵盖健康医疗、老年用品、家政服务等领域。未来,养老联合体还计划引进优质的旅游服务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 据了解,作为丰台区打造养老联合体的试点街道之一,东铁匠营街道按照多元智慧养老协同模式,于去年成立了养老联合体。目前,该养老联合体已有33家成员单位,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服务。(记者王琪鹏)
2022-11-08来源:北京晚报近日,广安市巾帼家政服务协会成立大会召开并得到授牌,标志着该市家政服务机构进入了携手合作、共谋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广安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有家政服务经营内容的机构大约有1200家,其中女性从业人员占到80%以上,女性已成为活跃在巾帼家庭服务领域的主力军。家政服务一头连着城乡妇女的就业,一头牵着千家万户的养老育幼需要。该市妇联把握家庭服务业发展新机遇,牵头成立了广安市巾帼家政服务协会,着力改善全市家政发展“散、小、弱”现状,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更好地满足家庭服务的多元需求,促进妇女创业就业。 “目前,全市有33家家政企业成为协会会员单位。”广安市巾帼家政服务协会会长陈明霞表示,该协会将通过开展巾帼家政服务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努力扩大家政服务企业规模,改善家政服务从业环境,提高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努力打造巾帼家政服务业广安品牌。
2022-11-07来源:广安市委宣传部为提升辖区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提高家政服务水平,将暖民心行动落到实处,10月30日,黄山区甘棠镇平东社区联合黄山区商务局、黄山市皖嫂职校专业讲师走进平东社区五楼会议室开展“暖民心行动”放心家政服务技能培训活动,吸引辖区128名群众前来参加培训。 本次家政技能培训共2场,分上午场养老护理和下午场小儿推拿,采取理论和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重点围绕高血压的预防与保健、老年人异物卡喉的急救处理、心肺复苏急救法、儿童感冒发热的家庭调理、脾胃保健按摩法让孩子爱上吃饭、增强孩童体质、小儿按摩保健康等为培训内容。 “社区举办的家政培训班,课程内容丰富实用,老师教得很耐心,还解答了我很多疑难问题。让我以后更好地护理老人了。”在千枫园从事养老护理的邵大叔说道。 养老护理培训中,授课老师通过视频、PPT和现场演示的形式,为大家讲解导致老年人高血压的原因、老年人高血压如何护理、老年人如何预防高血压的发生等老年高血压护理和预防相关常识。围绕老年人易发生的紧急病情,重点讲解包括心跳呼吸骤停、异物窒息等急症及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并在现场给大家操作演示心肺复苏急救法,最后邀请居民们进行实践操作。这样有针对性又接地气的讲解方式,让老人们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教学互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今天学了好多育儿知识,老师教的方法简单、好用,我怕自己记不住,记了很多笔记,也录了音,回去给家里人也听听。晚上回家就给我家宝宝试一试,用小儿推拿,增强宝宝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参加完小儿推拿培训后,玉河花园小区居民谈女士深感受益匪浅,“下次我还会来参加,有趣又能学到实用的技能,非常好!” 小儿推拿培训中,黄山职业学校推拿老师杨静静介绍小儿推拿的适用对象、治疗范围及常用手法;详细讲述了小儿感冒、发热、积食和幼儿急疹等小儿常见病的日常护理和治疗所需要的推拿穴位,并向居民进行具体演示小儿推拿的各项步骤。为了让大家更加详细的了解,推拿老师现场一对一指导学员,学员一边找穴位一边观察老师的手势及力度。学习过程中,学员们拿起手机拍照或录音留存或用笔仔细地记录着,到了培训结束,大家还意犹未尽……纷纷上前提问咨询,老师耐心细致的解答示范,学员们表示:“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免费学到正规的小儿推拿知识,真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为我们社区提供这样的学习平台。” “放心家政行动作为十大暖民心行动之一,一头牵着民生需求,一头牵着就业促进。前期我们举办了收纳整理、面点制作公益家政服务培训班,居民的兴致很高。这期我们通过摸排居民需求,开设了养老护理和小儿推拿培训课程,座无虚席,大家全程都听得很认真,没有讲话走动、中途离场的现象,效果显著。接下来,我们还将根据辖区居民群众的就业实际,联合专业培训学校持续开展母婴、茶艺、电商等免费培训,通过‘授课+实操’的方式,促进辖区居民学习、掌握居家服务技能,让‘放心家政’这项暖民心行动落到实处,切实推进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平东社区书记余蓝表示。 据了解自从“暖民心”行动开始以来,甘棠镇平东社区累计开办培训课6场次,培训人数达300余人,召开专场招聘会8场,18人顺利实现就业。下一步社区将结合“就业促进行动”三公里就业圈,通过双向需求,适时开展培训和对接会,真正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满足就业需求的同时,提升家政服务专业技能,让“放心家政”暖政更暖心。(吴静 章勤)
2022-11-04来源:中安在线为了提高家政服务标准化水平,有效规范家政服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近年来,厦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经政府批准,陆续发布了《家政服务规范的通用要求》《家庭搬家》《家常烹饪》《家居清洁》《家电清洁》《母婴月子期护理》《家政服务企业信用等级与评价规范》等7个地方标准,其中《家政服务规范通用要求》被列为厦门市重要标准推广。作为第8个标准的家庭护理第二部分中的《婴幼儿护理》,有望年内由政府部门向社会公开发布。 同时,家庭服务业协会还计划于近两年完成6个家政服务团体标准的编制、论证、评审,发布实施。 厦门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名誉会长谢赳表示:“厦门市是全国家政行业‘提质扩容’的领跑城市,相信以上8项地方标准与6项团体标准实施后,将提升厦门市家政服务业整体服务水平,推动厦门市家政服务业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记者 查小丽)
2022-11-03来源:闽南网永州新闻网(新田融媒记者 刘姣 通讯员 唐斌)10月31日,新田县2022年家政服务产业养老护理技能竞赛在职业中专举行。此次竞赛由县总工会、人社局、职业中专主办,湖南新心华家政服务公司、光大新田家政培训中心承办,来自全县养老机构的养老护理员和光大新田家政培训中心的部分学员共35人参加初赛,其中10人进入决赛,县职业中专智慧健康养老专业的100余名师生现场观摩了比赛。 比赛中,选手们主要以操作执行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进行场景模拟实操,并由专业评委根据选手完成速度和质量进行现场评分。经初赛和复赛,最终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胜奖4名。 此次竞赛,为我县养老护理人员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让她们在技艺切磋中分享经验、取长补短。为打造一支素质优良、尊老敬业、服务专业的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奠定了基础。
2022-11-02来源:永州新闻网广西日报蒙山讯(记者 梁乾胜 通讯员 钟德献)“老师,我可以试试吗?”10月26日,在蒙山县文圩镇文圩村的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中,聆听完培训老师教授的知识和技巧后,参训的妇女们纷纷跃跃欲试。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一步提升广大城乡妇女就业创业能力,连日来,蒙山县妇联联合广西金绣球巾帼家政服务联盟会员单位——蒙山贝贝康家庭服务有限公司来到文圩镇文圩村、西河镇安富村等开展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培训内容十分丰富,有小儿按摩、月子餐制作、产妇照料、保洁(玻璃清洁)、衣物收纳和家政护理等一系列接地气的家政服务知识和技巧。 “家政培训班上讲的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的技能,对照顾家庭、改善生活或者今后考虑从事与家政服务相关的工作都有很大帮助。”参加培训的文圩镇文圩村妇女江雄兰说道。 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是蒙山县妇联深化“家家幸福安康”工程,凝聚“她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该县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积极帮助、引导妇女转变就业观念。截至目前,家政培训“大篷车”进村(社区)活动已举行了12次,帮助300多人在家门实现了就业。
2022-11-01来源:广西日报10月31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工作自2022年10月开始,为期2年,重点围绕以下四方面内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一是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以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推进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城市社区服务站建设标准》(建标167-2014)等标准规范要求,规划建设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幼儿园、托儿所、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不低于30平方米,60%以上建筑面积用于居民活动。适应居民日常生活需求,配建便利店、菜店、食堂、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理发店、洗衣店、药店、维修点、家政服务网点等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新建社区要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社区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既有社区可结合实际确定设施建设标准和形式,通过补建、购置、置换、租赁、改造等方式补齐短板。统筹若干个完整社区构建活力街区,配建中小学、养老院、社区医院等设施,与15分钟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二是打造宜居生活环境。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等工作,加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供气、供热(集中供热地区)、安防、停车及充电、慢行系统、无障碍和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善设施运行维护机制,确保设施完好、运行安全、供给稳定。鼓励具备条件的社区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并做好消防安全管理。顺应居民对美好环境的需要,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和公共绿地,推进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营造全龄友好、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鼓励在社区公园、闲置空地和楼群间布局简易的健身场地设施,开辟健身休闲运动场所。 三是推进智能化服务。引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发展。推进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与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智能家庭终端互联互通和融合应用,提供一体化管理和服务。整合家政保洁、养老托育等社区到家服务,链接社区周边生活性服务业资源,建设便民惠民智慧生活服务圈。推进社区智能感知设施建设,提高社区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四是健全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社区协商机制,搭建沟通议事平台,推进设计师进社区,引导居民全程参与完整社区建设。对于涉及社区规模调整优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改造、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功能配置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开展城市管理进社区工作,有效对接群众需求,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育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2022-10-31来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连日来,为构建“请得到、用得起、放心用”的家政服务市场,旌德县全力推动家政服务业朝着专业化、品牌化、规模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主体培育,搭建服务网。制发《旌德县放心家政行动实施方案》,依托上海驻企联合会,搭建“旌沪驿家政”平台,链接长三角优质资源,鼓励开展家政合作和劳务输出。创新“家政+养老”融合发展模式,依托万家养老服务中心,培育成员制家政企业。截至目前,该县经营业务涉及家政服务企业达60余家。 诚信建设,优化管理网。优化升级家庭服务业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家政服务人员基础信息登记,建立持证上门制度,全面推行“一人一码(牌)”,实现上岗“上门亮码(牌)-客户扫码-评价”全流程闭环管理。截至目前,已录入有效家政人员231人。 素质提升,夯实人力网。强化商务、人社等部门协同,多渠道开展家政人员岗前培训、“回炉”培训。截至目前,共组织培训23期,其中岗前和继续培训家政人员1118人,新增家政从业人员233人,完成进度125%。(记者 徐晨)
2022-10-21来源:宣城日报“举举小手、动动小腿,快快长高高……”近日,在亳州市谯城区锦谯名苑小区的一户人家,家政阿姨芮景兰正在为一名婴儿做健身操,专业的手法、充满爱意的语调,逗得小宝宝笑出声来。 “以前想找到称心如意的家政,就要靠碰运气,现在是放心去找。”亳州市商务局局长马莉告诉记者,该市正在加快推进“放心家政”暖民心行动,提升家政人员素质,培育家政龙头企业,努力让家政服务更贴心、更舒心、更放心,为市民幸福生活“加码”添彩。 “我小时候做过脑瘤手术,有些后遗症,宝宝的爸爸失明,我们两个人活动都不太方便,照顾孩子有些困难。”女主人王红敏说,经过多方打听,她联系到宜万家家政服务有限公司,公司根据王红敏家中的情况,推荐了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芮景兰。 从孩子满月开始,芮景兰就来到王红敏家24小时照顾宝宝。如今,孩子已经5个多月了。 “芮阿姨照顾孩子很有一手,有她在,我们心里踏实。”王红敏说,专业的家政服务让她更加放心。 “上岗之前,我们都经过专业培训,考取了相关资质证照。人家把孩子放心交给我,我就要全力带好。”芮景兰说,她擅长的是日常母婴护理,还学会了小儿推拿等技能。 亳州市宜万家家政公司总经理白丽告诉记者,他们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展循环教学,帮助大批有就业需求的群众掌握了一技之长。 “公司对上岗家政人员实施全程跟踪管理,实时了解雇主家庭服务的各个环节,及时处理反馈信息,切实保障雇主的权益。”白丽说。 记者从亳州市家政服务协会了解到,目前该市家政服务业服务内容涉及多个门类、200多个服务项目,除保洁、育婴、养老等传统的服务项目外,医院护理、营养配餐配送、居家养老、家电水电维修等新兴服务也都纳入了家政服务范畴。 今年以来,亳州市新增员工制家政企业5个,培训41046人,新增服务人员9195人,已超额完成年度计划。 马莉告诉记者,计划到2025年,亳州市培训家政服务从业人员12.5万人次以上,推动新增家政服务人员3.24万人,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覆盖所有县区。 “家政服务企业和服务人员信用信息将实现全量归集,全面推行家政从业人员‘一人一码’,实现家政人员上岗上门亮码、客户扫码、评价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马莉说,在规范家政企业服务的同时,大力支持有条件的中介制家政企业向员工制家政企业转型,发展“互联网+家政”等新业态,推动家政与电商、养老、托幼、保洁、配送、助医等服务产业融合发展。
2022-10-20来源:安徽日报